《那扇方形铁门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那扇方形铁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邱泽轩
    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,那扇方形铁门记录了我18年的光景,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光景。
    之后,一位18岁的少年,走出铁门,离开小巷,进入更广阔的天地,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。
    小巷是那样地懒散而又静谧,随意纵横的电线仿佛轻轻一跃就能触及,盛夏的下午总有那位妇人在叫卖着“清凉草粿”,声音清亮而刺耳。
几十间普遍两层的瓦顶屋密集地靠在一起,使原来狭窄的小巷更为逼仄。其中一间屋子前的小院子已长满杂草,院子外的方形铁门紧锁,漆层一块一块脱落,露出污浊的褐色锈斑。
    在铁门那端的18年,我度过了贫穷而又富足的生活。
    那时父亲沉迷赌博,散尽家财,家中靠母亲一个打工苦苦支撑。我的父亲早年精明能干,从事鸡蛋批发生意,,附近几个镇子的人都需从他那里进货,一时意气风发,每每母亲提起,脸上总会不自觉浮现自豪的笑容。
    也不知从哪一刻起,父亲幡然醒悟,他偶然地知道了20公里外的小镇上蔬菜生意好做,便风风火火地从亲戚家借来一辆破摩托,买来两个大铁筐,从此开始了一段  我不是很愿意去回想的岁月。
    那时父亲每天需往返共约50公里,风餐露宿,4点多起床,晚上9点多归家。自此,心中便多了一份忐忑与牵挂。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外面有异常轰鸣的引擎声,因为那是父亲回来了,我便火急火燎地跑到院子里,猛地打开那扇方形铁门,像迎接凯旋的将军笔直地迎接着我的父亲。
    一开一合之间,岁月一点一滴溜走。
    这一干就是10年,父亲也确实勤劳精明,最初的破摩托换成之后的三轮,现在是较为舒适的面包车。为了能有一个更可观的赚头,常常在寒冷冬夜的凌晨三点钟,当别人还在被窝里酣睡时,父亲便已摸黑起床,戴着圆形棉帽,老式的拖鞋下穿着厚厚的两层袜子,骑着三轮摩托到几十公里外的镇子去进更便宜的蔬菜。
    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父亲被北风刮得泛红而浮肿的脸,以及过于劳累而在吃饭时睡了过去筷子落地的情景。
    搬新家那天,父亲哭了,无声而又放肆地哭了。我与父亲粗糙的大手紧紧相握,父子二人抱头痛哭,流尽世间所有的委屈与沉重。
    仔细回想,父亲好像没有也不能有什么平日的消遣。只知道在难得的空闲间隙,父亲总会哼唱起那首刘欢的《从头再来》。
    意志的顽强,人性的闪光,行为的自律,人心的柔软……似乎赞美之词显得那么地不足一提与苍白无力。一切是那么的不必言说,一切又是那么地震撼人心。
    我的母亲,典型的农村妇人。母亲原先在工厂打工。后来父亲去种田,母亲便随他去种田;父亲去卖蔬菜,母亲便去跟他去卖蔬菜。母亲从来不是一个惟命是从、夫唱妇随的人,她是觉得父亲的做法有理,便全力支持,即使当时所有人都反对父亲。从此,母亲便坐在父亲三轮摩托的铁皮箱,早出晚归,日复一日。母亲常被人夸贤惠,但我更愿意将此称之为夫妻间的默契。
    母亲早年留下病根,营养不良再加上劳累而日渐消瘦,父亲则因极其不规律的睡眠习惯而身形发胖。每每高大的父亲与矮小的母亲站在一起对着镜头微笑,常常令人鼻子一酸——子欲养而亲不待,永远是一个沉重的命题。
    母亲不像父亲那样一有空就给我说些诸如“男儿志在四方”的大道理,她乐观、活在当下,守着眼前的小确幸,很平凡,却又那么地温柔而有力量。
父亲与母亲虽有不同的人生态度,但为的都是一个共同的愿景:家庭和睦——让奶奶安度一个晚年,让我和哥哥接受良好的教育。
在老屋的18年,家里偶尔会有婆媳不和,会有父子间的敌视,会有夫妻间的吵闹,但更多的是和睦,是彼此妥协,是相互包容。
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劳动家庭,平凡却又那么地典型。生活的重担步步紧逼,但我们坦然面对,并竭力保持一份欢喜。勤劳、务实、亲情、孝道、礼让、原则……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我的小家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    我们,挟带着传统走向现代。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家庭彼此不同,每个父亲、每个母亲、每个孩子、每个老人有不同的经历体验,但毋庸置疑的是,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牢牢维系着每一个和睦的家。
    私以为,和睦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。那便是,没有家庭的和睦,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。如果和谐社会的命题过于宏大而使我们不知所措,或许首先能做的便是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和睦家庭的构建。对于孩子来说是努力学习懂得体谅;对于父母来说便是努力工作懂得倾听;对于老人来说便是拒绝猜疑安享晚年。其中,传统的精神财富尤为关键,不能丢。
    我很庆幸,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,在老屋的18年,我接收到了最重要的人生启蒙。
之后,一位18岁的少年,离开那扇方形铁门,走出小巷,踏进更广阔的天地,被裹挟进时代的潮流。但他已懂得原则与底线,懂得与人为善,懂得锐意进取,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。
    常常,陡起的记忆涌入脑海:在闷热的南方夏夜里,一位少年看着电视,听到外面异常轰响的引擎声,便火急火燎地跑到院子里,猛地打开那扇方形铁门,像迎接凯旋的将军一样笔直地迎接着他的父亲。
    一开一合之间,日子波澜不惊地流淌,美好一点一滴地汇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