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“送婆婆”的命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送婆婆”的命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李莉
    
    聪明是一种天赋,而善良是一种选择;天赋得来很容易——毕竟它们与生俱来,而选择,则颇为不易。在生活中,善良比聪明更难,也更重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题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01

    “送婆婆”,本不姓送。
    “送婆婆命不好”,这是黎弯村里所有人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有人说她可能是被拐卖的,有人说可能是精神有问题,还有人说估计是家里困难被抛弃的。
    送婆婆很可怜,十四岁的时候就被“父亲”用一担谷子换到“黎弯村”。
    黎弯村,姓黎的人多,村子道路曲曲折折,山路十八弯。
    听老人们说,见到她的第一天,有人问她姓什么,她自己也说不上来,村民们就叫她“送妹几”。后来年纪大了,才叫她“送婆婆”。
    送婆婆被黎弯村最穷的人家黎老太接收了。黎老太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,性情暴躁,嫁了人没生育又回来了,种了很多田,年纪大了,需要个人搭把手。
送婆婆一来,就被安排到田里干活,家里田里山上的事情都要做。
    送婆婆刚来的时候,模样还不错,干了几年农活,皮粗面糙,加上不爱说话,显现出有些不符合年龄的老态。
    说她命不好一点不假。刚过来第四年,就在她把黎老太家打理得快要兴旺之时,黎老太在山上拖柴下山时,滚下山坡,断了一条腿,卧床不起。也花光了积蓄。
    送婆婆又多了一项工作,伺候黎老太的吃喝拉撒睡。田间的活忙不完,她经常忙着忙着就倒下睡着了。有一次还是黎老太叫人从田埂上找到的。
    也是奇怪,嚣张跋扈几十年的黎老太遇到送婆婆后越来越少发脾气了:“送妹几,做不完就卖点出去吧。”送婆婆说了一句:“不怕,我做的完。”
    又坚持了两年,二十岁的送婆婆,已是四十岁的面容。而就在这一年,黎老太突然中风去世了。话都没有留一句。
    村民们说,从来没见送婆婆哭过,那一次,她的脸成了花猫。那浑浊的眼泪顺着布满沟壑的脸弯弯扭扭地流下,用手一抹,整张脸都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02

    黎老太的安葬再一次花光了积蓄。送婆婆一如既往地操劳田地和山上的活。摇摇欲坠的破屋一遇到大雨就无处安身。村民们都苦,能帮能借的不多,送婆婆就在比较安全的地方用稻草铺了个床,继续简陋生活。村子里有些人会恶意嘲弄她“这就是个狗窝”。一些不谙事的孩子看到她叫她“丧门星”,怪她把黎老太的家给拖垮了。
    送婆婆听了不语。那苍老的脸愈发黑黄黑黄的,跟土地一样的颜色,已经看不出年龄了。有时,她会逗一逗村里的鸡啊,猫啊,狗啊。偶尔,逗着逗着,一个人就哭了,像个孩子。村民们更加以为她精神有问题了,疯婆子的称号开始在村里流传起来。村民见到她绕道走。
    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,送婆婆依然操劳不歇。年近五十岁的她已是满头白发。
突然有一天,一个女人的闯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。一个二三十岁模样的女人来到了村庄。衣着不错,长相好看,眼神飘忽不定,头发很乱。边走边嘀咕,孩子又要吃奶了,又要吃奶了。时哭时笑,一会坐在地上,一会起来转圈。村民们奔走相告:又来了一个疯子。围过来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
    送婆婆也看见了,她没有说话,出乎意料地跑过去扶起了那个被围着的女人,往家里带。
    村民们怀疑送奶奶真疯了。自己都缺吃少穿,还多养一个疯子。送婆婆就这样把那个陌生女人带到自己简陋的房子里。
    陌生女人一直神神叨叨,不知所云。由于问不出所以然,送婆婆每天照常干活,干活时有时会带上她。陌生女人在田间又唱又跳,有时还乱跑。送婆婆又耐心把她找回来,继续给她做饭吃,两个人叽里咕噜聊着旁人听不懂的天。
    渐渐地,陌生女人不乱唱乱跳了,头发梳的利利索索,跟着送婆婆做些小活。说说笑笑地走回家,简陋的“狗窝”开始有了笑声。送婆婆眉宇间也多了些欢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03

    一个下午,一队人马来到了黎弯村,问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陌生女人进村。带头的是一个焦急的中年男人,说是自己的女人一个月前走丢了。
    原来,那个陌生女人叫小晴,患了轻微的产后抑郁,在黎弯村附近一家医院治疗,夫妻俩在集市给孩子挑衣服时突然走散了。
    送婆婆把小晴带出来的时候,大家都惊呆了。小晴居然认出了自己的男人。
男人双腿跪下感谢送婆婆时,送婆婆吓得定住了。
    小晴跟自己的男人说了一句话:我想带送婆婆一起回去。
    大家都不解,以为她还在患病。谁知她牵起送婆婆乌黑的手,一边流泪一边说:“我以为,我真的好不了啦。刚来到这里时,我饿得头晕眼花,迷路了,人人都以为我是疯子,把我往路上赶,是送婆婆,牵起我的手,带我去她家。她去干活,做饭给我吃,陪我聊天。一起逗猫猫狗狗,帮我梳头发……我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母爱,第一次感受到一个陌生人,还是一个命很苦的陌生人对我的友善和关爱……”
    送婆婆听着,眯起了眼,轻轻抽出被小晴牵着的手,抹了一把脸,别过身子。这是她第二次落泪,眼泪流在黝黑皱吧的脸上依旧浑浊,眼睛却无比明亮。“找到家人就好,找到家人就好”她嗫嗫喏喏地念叨着。
小晴双手环抱住娇小瘦弱的送婆婆。她那干净的衣服被送婆婆的手弄黑了一道道痕迹。小晴温柔地为送婆婆擦拭脸上的眼泪:“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,我对母爱没有概念,我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手足无措,不知道怎么带好一个小生命。所以我焦虑,我每晚都哭醒,我不知道那天是怎么崩溃的,怎么走散的。我只知道我想起一切的时候,你正在给我梳头讲你的童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04

    送婆婆的泪啪嗒啪嗒往下掉,小晴坚持要接送婆婆去城里一起住,当亲妈孝顺。送婆婆托着小晴的手说:“妹几,你跟老公回家吧,孩子还等着你喂奶呢。我在村里住了一辈子,挺好的,也没去过外面,住不惯城里呐”。
小晴抱着送婆婆哭得稀里哗啦。“你太苦了,婆婆。我会回来看你的。”小晴依依不舍返回了城里,送婆婆继续她操劳的日子。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黎弯村不断有车辆和人员进入,车上载着木材、家具等材料,带着安全帽的工人进进出出。一群人在送婆婆的破屋里忙不停。
村子里的人都很好奇,经常逮着空绕到送婆婆的门前观望。叽叽喳喳,议论纷纷。看到那些立起的支架和满地的土块,感叹:“黎老太的祖屋要没啰,哎。”不到半年的时间,送婆婆的房子旧貌换新颜。二层小楼拔地而起,窗明几净,焕然一新。
    房子竣工那天,送婆婆漂亮的新房门前停了好多台小汽车。摄影师喊了一声“茄子”,送婆婆,小晴,小晴男人和孩子,四张笑脸照亮了送婆婆的新房。小晴和丈夫过来抱住送婆婆,叫了一声“妈”!声音响彻在整个黎弯村上空。
    黎弯村的村民又逮空绕过来了 ,看着眼前的情景,嘴巴张得斗大。从此,村民们口中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话变成了“送婆婆的命真是好呀。”